在王资凯看来,媒体从业人员要想不被AI替代,需要保持开放心态和对新工具的敏感性。“新的工具层出不穷,今天的生成式工具,性能有可能比两年前的第一代GPT性能强十倍,速度可能强百倍,上下文阅读能力可能涨成千上万倍,但应用价格比当时低了十倍。在技术全面提升和跃进的大时代,如何利用好这些工具去服务新闻媒体从选题、采编、数据整理收集,到最后成稿、分发的全流程,可能是每个从业人员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关注的主题。”
“今年以来,复旦在各专业开设了AI大课。昨天我的课程刚结业,我发现一学期下来,学生的感受并不是更悲观,反而是更自信。他们意识到,有两个东西不会被AI替代。一是真正到达现场、洞见现场,AI虽然可以收集信息,但不会像人一样对现场有深刻的洞察。二是基于情感和创意的创造力,这是AI无法取代人的部分。同学们一边积极应用AI,一边跟老师探讨人不可取代的创造力在AI时代怎么延续和放大。”张志安以在复旦授课时的观察举例说道。
张志安表示: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后,在传媒行业主要有两个命题。第一,内容生产方面,如何把更多劳动力解放出来,更好地实现效能提升。第二,如何寻找新的应用场景,通过‘人工智能+传媒’的方式实现变现。”他表示,今天从生产效能的角度,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容领域带来更大赋能,对传媒业来讲,根本使命职责是内容生产,要用AI创新更好的应用,做出更好的作品。此外,不仅要关注自身的传媒业内容生产和效能提升,还要看AI如何影响内容生态以及平台生态系统。
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导致互联网上的内容呈十倍、百倍地产生,打破了过去内容生产和分发的扎克伯格定律。这对媒体人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。”王资凯表示,当媒体行业的诸多生态发生改变,有两大指标值得从业人员格外关注,一是内容生产效率,即到底有多少用户能够接入到内容经济里,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的新内容。二是内容传播速度,即有多少分发渠道,分发渠道里内容之间的互动能产生怎样的效率提升。
“当前社交平台上有一些内容加工和搬运团队,会对专业新闻内容进行洗稿和改写,再通过各种通道二次分发,这种动作的本质是对传统媒体流量的劫持,导致高质量内容的阅读量反而在降低。有没有可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更好的分发通道、更好的采编机制,制作更多高质量内容提供给一线读者?这是媒体从业人员应该主动关注的现象。”王资凯如是说道。
黄侃:明诗第六在哪下载安装?东西问|姜士冬:中西方童话为何“心有灵犀”?好用吗?
作者: 司茜荔 2024年12月20日 07:3782.57MB
查看34.0MB
查看36.8MB
查看565.68MB
查看
网友评论更多
778王骅善j
事实证明,“消失”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,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🈸➀
2024/12/20 推荐
187****2106 回复 184****1660: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🙊来自包头
187****5473 回复 184****426:特朗普提名戴维•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📄来自三明
157****4672: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♀🚿来自潞西
8635邵光克956
万润新能获国信证券首次覆盖一体化与出海布局助力长期成长🐫🎵
2024/12/19 推荐
永久VIP:“钓鱼第一股”或将出现🚯来自和田
158****6321:《许倬云学术著作集》分享会:形塑中国,先生念兹在兹🔫来自松原
158****9038 回复 666🛩:三明2733万大奖得主平静领奖:人生无常,平安就好🎵来自平度
867田茂婕nb
从“菜篮子”看中国经济纵深(人民论坛)🏏❚
2024/12/18 不推荐
广霞绿or:退出非核心业务,阿里74亿元出售银泰股权❊
186****4542 回复 159****5554:四川一学生坠楼身亡 排除刑案🗝